流行性乙型腦炎
疾病概述
流行性乙型腦炎(簡稱乙腦)是由乙腦病毒引起、由蚊蟲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,乙腦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。
流行病學
①傳染源:是受感染的動物和人,其中豬是主要的傳染源。
②傳播途徑:乙腦主要通過蚊蟲叮咬而傳播。
③易感人群:人群普遍易感,感染后多數(shù)呈隱性感染,感染后可獲得持久免疫力。
疾病危害
我國是乙腦高流行區(qū),是威脅人群特別是兒童健康的主要傳染病之一。多數(shù)病人經(jīng)治療后痊愈。少數(shù)病例因腦組織病變較重而恢復較慢,有的不能恢復而留有癡呆,語言障礙,肢體癱瘓等后遺癥。病變嚴重者,有時可因中樞性呼吸及/或循環(huán)衰竭、或并發(fā)小葉性肺炎而死亡。
并發(fā)癥
肺部感染最為常見,因患者神志不清,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,導致支氣管肺炎和肺不張。其次有背部褥瘡、皮膚膿癤、口腔感染和敗血癥等。
疾病預后
病死率在10%左右,輕型和普通型患者大多恢復,暴發(fā)型和腦干型患者的病死率較高,多于極期因呼吸衰竭而死亡。
疾病預防
乙腦的預防主要采取兩個方面的措施,即滅蚊防蚊和預防接種。
飲食注意
對患者要注意飲食和營養(yǎng),供應足夠水份,高熱、昏迷、驚厥患者易失水,故宜補足量液體,對昏迷患者宜采用鼻飼。
疾病護理
①昆蟲隔離,病室徹底滅蚊,須有防蚊設備。
②保持病室內(nèi)涼爽、通風、安靜。
?、鄱〞r翻身、拍打胸背,吸痰,保持呼吸道通暢,防止肺炎。
專家觀點
防蚊和滅蚊是控制本病流行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特別是針對庫蚊的措施。進行預防接種是保護易感人群的重要措施。接種對象為10歲以下的兒童和從非流行區(qū)進入流行區(qū)的人員,但高危的成人也應考慮。